海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2024年度艺术教育发展年度报告
日期:2024-10-09 15:19:21  来源:教务处 

2024年,我校教育与艺术学院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等文件精神,高度重视艺术教育,积极推进各项艺术教育工作,全面深化学校美育综合改革,以陶冶高尚情操、塑造美好心灵、增强文化自信为目标,健全面向人人的美育育人机制,取得了良好成效。

一、艺术课程建设情况

(一)开设公共艺术选修课程

按照教育部对美育教育的要求,我校线上开设《插花艺术》《20 世纪西方音乐》《世界著名博物馆艺术经典》等57门美育选修课程,教育与艺术学院线下开设了《合唱训练》《流行舞》等公共艺术选修课,根据学生的兴趣和教师的特长开设了《舞台化妆》等艺术类特色课程。公共艺术课程面向全体学生开课,既有偏重鉴赏的艺术教育课程,也有突出实践实训的艺术体验课程,着力提升学生审美素养,提高学生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的能力,陶冶情操,温润心灵,提升人格素养,激发创新创造活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

(二)美育与思政深度融合

学校充分挖掘整合美育课程中蕴含的体现中华美育精神与民族审美特质的美育资源及思政元素,将课程思政贯穿于公共艺术教育全过程,如举办“欢腾庆华诞 青春谱华章”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文艺晚会,教育与艺术学院师生齐上阵,载歌载舞,呈现了一场精彩纷呈的文艺晚会。组织学生开展线上红色经典诵读活动,通过诵读,让学生们感受革命先烈的崇高精神和伟大情怀,进一步增强他们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也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表达情感的平台。

 

(三)加强艺术教育师资配备

学校持续加强艺术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专业教师、兼职教师、外聘教师相结合,打造了一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高水平师资队伍。目前艺术教育类教师共24人,其中专兼职教师共19人,外聘教师5人。艺术教育类教师不仅具备深厚的专业素养,更在美育教育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美育活动

教育与艺术学院依托完善的美育设施和场地,致力于为学生提供优质的艺术活动资源,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更致力于为学生搭建提升与展示才艺的广阔舞台。除正常上课时间外,课余时间开放琴房、舞蹈室、声乐实训室等场所,为学生训练和排练提供支持。

学校每学期精心组织“艺周金曲”活动,由教育与艺术学院学前教育、歌舞表演和流行音乐等专业的大学生录制完成,并在二级学院公众号上推送。通过歌曲创作和演唱,传递网络文明理念。学生们积极参与,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和创造力。

学校文工团制定了专门的管理制度,各项工作规范有序开展。2024年举办了“歌手大赛”“校园十佳歌手比赛”“校园歌舞大赛”“经典诵读”等系列活动,充分挖掘学生专业潜力,展现当代大学生的青春风采,传播好声音、传递正能量,营造阳光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积极推动校园精神文明建设,以飘扬音符谱写青春故事,用嘹亮歌声、优美舞姿、有声语言等艺术抒发爱国情感。

 

(五)美育成果与荣誉

教育与艺术学院积极组织师生参加各级各类艺术相关比赛,成绩突出。

教育与艺术学院青年教师付智广、杨惠婷的原创舞台剧《琼崖怒潮·英雄赞歌》入选海南省高校校园原创文化精品巡展巡演并成功参加巡演,巡演中学校演员所塑造的红色娘子军鲜活的英雄形象,给现场领导嘉宾留下深刻印象,给现场学子上了一堂生动的思想政治课。

 

教育与艺术学院“以爱驱碍,益起童行”关爱特殊儿童志愿服务项目在海南省荣获铜奖,并同时斩获全国赛优秀项目,这一殊荣不仅是对我校志愿服务工作的高度认可,更是对我校师生爱心与奉献精神的崇高赞誉。“以爱驱碍,益起童行”志愿服务项目由我院发起,旨在通过专业的教学和关爱,为特殊学校的儿童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的成长支持。该项目由教育与艺术学院汇集了学前教育、歌舞表演及流行音乐专业的优秀大学生,共同组成了充满爱心与专业技能的志愿服务团队。

 

教育与艺术学院“艺”起看星星一海软教艺志愿服务队在2024年海南省万名大学生基层科普行活动中荣获省级优秀科技志愿者团队,陈文泊同学荣获省级优秀科技志愿者。“艺”起看星星一海软教艺志愿服务队在此次活动中展现了极高的专业素养和志愿服务精神。他们深入社区、学校和乡村,开展安全宣传、红色绘本导读、生活小技巧、科普宣讲和“筑梦科学实验室”等富有我校专业特色的社会实践活动。团队的努力不仅提升了公众的科学素养,也为推动科学知识的普及作出了积极贡献。

 

核发:教务处管理员 收藏本页
分享到
相关链接